過不了幾年,素有“十年九旱”之稱的甘肅旱區(qū)400余萬民眾將陸續(xù)告別“靠天吃飯”的傳統(tǒng)困境。甘肅官方6日宣布,甘肅歷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運行,而二期工程亦于當日開工建設。
“引洮工程是甘肅人民盼望了半個多世紀的圓夢工程。”甘肅省長劉偉平6日說,引洮一期工程正式運行從根本上解決了甘肅中部150多萬貧困群眾的安全飲水問題。當日動工的二期工程將進一步緩解該省中部干旱地區(qū)缺水問題,滿足260多萬人用水需求。
由于地下水和可利用的地表水奇缺,地處西北內陸的甘肅近八成農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當?shù)睾祬^(qū)廣為流傳著“年年種糧不見糧”的調侃,這也流露出民眾對長期缺水干旱的無奈。
8月6日,甘肅歷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運行,二期工程亦于當日開工建設。
為解決甘肅地區(qū)民眾的生存和發(fā)展問題,甘肅在1958開工建設引洮工程,后限于當時的技術水平和經濟條件,終因工程規(guī)模過大,被迫于1961年停建。至2006年底復工后的一期工程于2014年底通水。
定西市隴西縣馬河鎮(zhèn)“70后”村民何春福已享受到引洮一期工程帶來的福利。“家里通上自來水,現(xiàn)在很多人蓋新房都要裝個太陽能熱水器。”他6日告訴中新網記者,以前祖祖輩輩都靠水窖儲存雨水生活,每年干旱就只能去很遠的地方拉水,生活都顧及不了,農業(yè)生產只能“靠天”。
“經過沉淀、過濾、消毒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處理過的自來水,不僅水質甘甜,而且再未出現(xiàn)窖水造成的時常腹瀉等不良反應。”令何春福更欣喜的是,當日正式運行的引洮一期工程讓自己的十幾畝旱地有了灌溉水源,這意味著可以選擇發(fā)展大棚蔬菜等更多種植方式,盡早告別“靠天吃飯”的貧困狀態(tài)。
水利部部長陳雷當日表示,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延伸,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jié)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該工程將進一步擴大受益地區(qū)和人口,不僅對全面發(fā)揮引洮供水工程整體效益至關重要,也將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概算總投資逾125億元人民幣的引洮供水工程是以城鄉(xiāng)生活、工業(yè)、生態(tài)供水為主,兼有灌溉、發(fā)電、防洪等綜合功能的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至2022年二期工程完工后,將包括蘭州在內的5市11個國家扶貧重點縣(區(qū))422.41萬人受益。
甘肅省水務投資公司引洮供水二期項目管理部主任王群有6日向中新網記者透露,引洮供水二期干渠和供水管線共560多公里,設計工期為70個月。由于工程主要以隧洞為主,斷面比較小,加之巖石條件比較差,斷面一些平行作業(yè)很難進行,因此平均一天能只能向前推進1.7米到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