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中國水周”,國與國之間關注“水資源的共享”,普通百姓則關心飲用水的安全問題。
我們習以為常的礦物質水,可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安全風險。有業(yè)內人士揭示,礦物質水不過就是自來水加礦物液。一位人大代表在今年兩會上建議禁止“在飲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因為目前對這種添加劑,沒有任何的長期監(jiān)測與長期風險評估,長期飲用安全性無從保障。
但正是這種每瓶成本不足一厘錢的礦物液,成為了康師傅等礦物質水的市場利器。僅康師傅,每年的礦物質水銷售額就有幾十億人民幣。
康師傅、冰露、屈臣氏、雀巢、景田、今麥郎……各個品牌的礦物質水在市場上一直賣得很火。很少有人追問,在水中添加礦物質類的食品添加劑,有必要嗎?會安全嗎?消費者一般把礦物質水等同于礦泉水,以為對人體有益。
但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吉林森工集團董事長柏廣新提出了否定意見,他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關于禁止飲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的建議》的議案。
柏廣新認為,在飲用水中添加的人工礦物質類的食品添加劑,起不到任何作用,技術上完全沒有必要,安全上根本沒有長期監(jiān)測與風險評估。商家之所以這樣做,只是為了滿足商業(yè)宣傳與牟利之需。
他呼吁,國家應通過立法或行政規(guī)范的形式,禁止在飲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保障國民飲水安全。
這樣的提醒使人們突然意識到:飲用水是不應該有任何人工添加的。而許多人把礦物質水作為日常生活飲用水的一部分。
故而,“從食品安全角度看,飲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和人工礦物質難保終生飲用安全”。柏廣新雖未具體點出企業(yè)名字,但明眼人都知道一直備受詬病的礦物質水將面臨有無存在必要性的考量。
調查發(fā)現,確如柏廣新所言,礦物質水一開始就產生于市場營銷的需要。
礦物質添加劑成了市場上的攻城利器
康師傅開發(fā)了礦物質水,在純凈水中添加硫酸鎂和氯化鉀這兩種食品添加劑。由這兩種添加劑打造出來的新概念——礦物質水在短短幾年內為康師傅獲得了每年數十億人民幣的銷售額。
2003年,康師傅在國內較早推出了礦物質水,這個新水種很快成了康師傅的攻城利器。
眾所周知天然礦泉水對人體有益,可是由于水資源較少而且國家控制開采,天然水的水源必然成為利益爭奪點。此外經過2000年那場純凈水和天然水的水戰(zhàn),人們普遍意識到純凈水缺少營養(yǎng)物質,比如我們熟知的鉀、鈣、鎂、硒。于是公眾逐漸形成了這樣一種錯誤意識,以為經過人工配比的礦物質水,就像礦泉水一樣有益于人體。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康師傅開發(fā)了礦物質水,在純凈水中添加硫酸鎂和氯化鉀。更令人擔心的是,硫酸鎂并不屬于國家規(guī)定的食品添加劑。而康師傅、冰露等數家礦物質水均加這兩種添加劑。
由這兩種添加劑打造出來的新概念——礦物質水在短短幾年內為康師傅獲得巨額利潤。根據康師傅年報,2006年康師傅營業(yè)額23.32億美元,同比增長23%,其中飲品類營業(yè)額大幅上升55.7%至10.9億美元,占總營業(yè)額的46.9%——首次超過了其主力板塊產品方便面。其飲品類別之一的礦物質水可謂功不可沒。
按照臺灣媒體的說法,2007年康師傅打算斥資111億新臺幣(折合27億元人民幣)擴充其瓶裝水產能——此時的水戰(zhàn)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品類的市場爭奪,已經關系到康師傅上市公司的多種指標。
2007年7月1日,新的《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出臺,新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生活飲用水pH值標準為6.5—8.5(偏堿性)——一場新一輪水的酸堿性大戰(zhàn)開始。非礦物質水廠家找到了打擊礦物質水的工具。
首先純凈水是呈弱酸性的,在純凈水基礎上添加硫酸鎂和氯化鉀的混合物則進一步增強了其酸性,于是在pH值的試紙面前礦物質水的酸性指標往往小于5.65——比酸雨還酸。但是國家標準也是允許6.5-7.0的微酸性生活飲用水存在的,不過在偏堿性水更健康的宣傳攻勢面前,礦物質水陣營開始松動。
從《中國營養(yǎng)學會膳食指南》中相關數據推算:礦物質水提供的礦物質含量相當于自來水提供的礦物質含量的1%左右;礦物質水提供的礦物質含量僅相當于人體每日所需的礦物質含量的1/20。正因此,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huán)境地質研究所礦泉水開發(fā)研究中心的一位劉姓研究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礦物質水連自來水都不如”。